銀魚老師以前其實不是住在麻州,而是住在加州。
所以當老師搬家到麻州時,路過東岸的幾個州時,嚇了一跳,怎麼過高速公路,居然有收費站,而且還有一個奇怪的名字:turnpike。
turn= 轉
pike= 長矛、長柱狀的尖頂武器
這聽起來好恐怖!😱
究竟這是什麼啦?!!
今天,我們就是要跟孩子們分享一個發明:什麼是 turnpike。
turnpike 現在用中文說,其實就是「付費道路」,在人類歷史以來,最早的紀錄是在西元前四世紀的印度有這樣的道路收費系統。
中文也有一個好玩的韻文:
「此山是我開、此樹是我栽,要想過此路,留下買路財。」
(出自《隋唐演義》,是外號“混世魔王”的程咬金對路上走來的薛唐二人使出這樣的霸道而被留傳到今天)
從前在北美洲的路,很多都是根據當地原住民使用的交通路線來規劃。但當時的殖民者也從歐洲運來了馬,開始有馬車。用中文說叫做「馬路」真是一點也不為過,因爲當時的路真的是設計給馬走的,而且在不同的天氣中,都有不同的難度:天氣乾燥時風沙猛烈、雨天時泥濘難行、下雪就更危險了。
除了天氣,大家可能很難想像,究竟叫做馬路的路,路況是什麼?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一下:你一直往前走的時候,突然碰的一聲,撞到了樹根,沒多久,又有大大小小的石頭卡住輪子,天啊,前面還有巨石,只好將馬車放慢一點,讓馬爬上去了。
當時的路只要看起來沒有太高的障礙物,就算是可以通行了。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,從前的馬車輪子很大、車廂很高,因為隨時都可能要跨過大石頭、還有沒有處理的樹根。
1785年時,維吉尼亞州完成了第一條付費道路,但全美國第一條重要的長途付費公路,花了兩年時間,於1795才完成的賓州公路,從費城一路到藍開斯特,一共六十二英里長,道路有二十英尺寬。當時的州政府沒有辦法負擔設立馬路的驚人費用,因此授權讓一家叫做Pennsylvania & Lancaster Turnpike Road Company的公司,來執行這個路過者要付費的公路。
這一次,路況怎麼樣呢?看起來,似乎好多了!建設公司使用 蘇格蘭人 John Macadam 的設計,將散碎的石灰石和礫石放在清理過的路面上。接下來,再將更平整的小石塊鬆散地鋪放在上面。公路開通後,道路因為交通的使用,讓這些石礫材料緊實,因此就不再有之前馬車陷到爛泥巴的事情發生了。
要怎麼樣才能讓大家經過的時候付錢呢?
他們在鋪路的時候,就先設計了十個點,在這十個地方都成立收費站,並在收費站邊架設了可以把一整條路擋住的木樁,要過路的人車要付費,才會將木樁移開,人車才可以通過。
當時的費用是用來支付之前開設公路的支出:一台四匹馬的馬車收費要五十分,一人一馬則是六又四分之一分,軍人、教士、學生免費。
通常在收費站的旁邊,會有收費員的太太賣些點心、補給品,另外也有休息站,讓馬匹喝水、車伕休息的地方。
後來汽車普及之後,所謂的高速公路,就是給汽車行走的道路了,但是想想,這些是不是跟我們現在開車會經過的一些地方很像?像是:休息站、加油站、速食店?
另外,也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字:shunpike。這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?哈哈,其實就是:避開turnpike 付費公路的替代道路。shun就是避開的意思。
現在在東岸,很多條公路仍然沿用從前的名稱,因此我們會看到turnpike 這個字出現,如果小朋友以後從中西部來到東岸,有可能可以看到的,不要忘了銀魚老師跟你說過的小故事喔!
享有更多學習資源,認識台美文化、推薦書單,歡迎訂閱電子報: